首页 Excel教程内容详情

Excel图表根据打卡时间计算员工有没有迟到并计算迟到人数

2025-07-03 1 office教程网
Excel图表根据打卡时间计算员工有没有迟到并计算迟到人数

站点名称:Excel图表根据打卡时间计算员工有没有迟到并计算迟到人数

所属分类:Excel教程

相关标签: # Excel函数 # excel函数公式 # excel表格制作 # Excel教程

官方网址:

SEO查询: 爱站网 站长工具

进入网站

站点介绍

问题情境

如下样表:

根据每位员工的打卡时间,统计是否迟到,迟到的标准是打卡时间在8点以后。同时计算迟到人数。

公式实现一、统计是否迟到

在D2单元格输入公式:

=IF(C2>1/3,”迟到”,””)

并往下填充,即可计算出每位员工是否迟到。

如下图:

公式的含义是:如果打卡时间晚于8点,就返回“迟到”,否则返回空值。

理解这个公式的关键是:

时间在EXCEL数据内是小于或者等于1的数,24点是1,其它时间都是小于1的小数。比如:8是24的三分之一,所以8点是0.33333……,公式内写为1/3。只要是8点以后,那就表示为>1/3。

二、依据是否迟到,统计迟到人数

Excel图表中工资条的三种写法,哪个是你需要的?

问题情境 工资样表如下: 完成后的工资条: 实现方法第一种:编号法 如下动图: 此种方法的好处在于:不需要函数!! 此种方法的缺点在于:适合数据量少的情况。 如果员工增加了,还需要重重新制作工资条。 第二种:简单函数法 第一步: 在B2单元格输入公式: =VLOOKUP($A2,工资表

在D17单元格输入公式:

=COUNTIF(D2:D16,”迟到”)

即可统计出迟到总人数。

该公式的含义是:在D2:D16区域,计算值为”迟到“的单元格数量。

三、依据打卡时间,统计迟到人数

在C17单元格输入公式:

=SUMPRODUCT(N(C2:C16>1/3))

即可直接依据打卡时间,统计出迟到总人数。

如下图:

该公式中:

C2:C16>1/3:将区域C2:C16中的每个打卡时间与8点(即1/3)对比,如果8点之前,返回值为FALSE,8点之后,返回值为TRUE。所以,本部分的返回值是一组TRUE和FALSE组成的数组。

N(C2:C16>1/3):将上述数组中的TRUE和FALSE转换成数值,TRUE转为1,FALSE转换为0。

SUMPRODUCT(N(C2:C16>1/3)):将数组中的数值相加,即得迟到人数。

Excel表格中IF函数最常见用法

问题来源 IF是EXCEL最常用的函数,没有之一。虽然简单,可大家经常写错,今天就细细说来。 IF函数解释 IF函数有三个参数,语法如下: =IF(条件判断, 条件成立返回值, 条件不成立返回值) 应用举例 1、最简单使用: 填写长跑项目,女生800米,男生1500米: 公式:=IF(C2='女','8

浏览统计(最近30天)